據IFR統計,201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57.3億美元,到2021年,國內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預計將突破70億美元。近些年,工業機器人迎來大的發展,但今年突然遇上疫情,可謂挑戰和機遇并存。
疫情中,機器人發揮重要作用
2020年的上半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場疫情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進程,機器人行業同樣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抗疫便成為了2020開年以來機器人行業企業的首要任務。
有的企業選擇將產品投放一線疫區,通過在醫療、餐飲、配送領域的應用,獲得發展機遇;有的企業選擇轉戰口罩機和生產線,憑借跨界減少自身損失;而有的企業則因人員限流、復工延遲、資源緊缺等影響,只能停產坐以待斃。
由此我們看到,對于抗疫的不同選擇和表現,導致了機器人行業新一輪洗牌的出現。該輪洗牌過后,實力不足、資金匱乏、技術欠缺的企業被陸續淘汰,行業向頭部發展和集中持續加快。
經歷諸多挑戰
疫情給機器人行業帶來的影響有機遇也有挑戰,一方面新一輪洗牌的出現,最終也是推動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存活下來并得以發展的企業不少,整個行業市場后續也呈現出火熱狀態。疫情讓機器人發展煥然一新。
整個2019年里,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和國際形勢的不利影響,再加上終端需求的放緩、前期爆發的減速,整個市場發展并不理想。但疫情不僅讓行業應用增多、市場回暖,而且更是飽受資本青睞。在疫情作用下,各種醫療、導診、消毒、測溫和送餐機器人的應用,帶火了行業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增長達到12.9%,實現逆勢增長。與此同時,上半年我國機器人企業融資也多達上百起,最高單筆融資超2億美元。
“新基建”的機遇
2020年,“新基建”被更加重視起來,兩會也特別提出了加強“新基建”的發展。“新基建”囊括了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多種智能技術,其火熱進行也助推了機器人行業的轉型升級。
其中5G技術與工業機器人的結合價值不小,其能夠極大增強產業發展的智能化、柔性化和精準化,激發機器人更多潛力和活力,為機器人帶來更強大的功能和更廣闊、深化的應用空間。
而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20多萬座的5G基站建設,5G網絡初步覆蓋各大城市和鄉鎮;同時5G套餐與5G手機終端設備也已經陸續推出,并加速向百元以下和千元以下邁進;此外5G應用也已經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5G與機器人融合正可謂是恰逢其時。
基于此,今年以來全球機器人也是進一步加速了與5G的融合。例如疫情期間的各種導診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配送機器人便都已經支持5G;
今年以來,國家發布多項紅利政策,表示要加大工業互聯網布局,加快工業互聯網與機器人的互聯,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這給了機器人領域企業從硬到軟的變革方向。受此影響,一季度國內工業互聯網融資事件達到了40多起。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們對于工業互聯網的擁抱更是成為一大風潮。目前,行業內接入工業互聯網的僅不到15%,市場中真正使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更不足10%。在此背景下,未來機器人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還有廣大空間可以開拓,聯網還將持續。
結合5G通信技術、互聯網和AI技術,未來機器人將實現更多的功能,工業云將更全面地服務實體經濟。智能機器人、工業云平臺未來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增量市場,新的技術變革將激發新的增量市場,對產業格局產生較大的影響。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未來國產機器人品牌可抓住市場新機會,與外資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立足并發展于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