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伴隨著自動化生產需求的不斷釋放,以及人口紅利因素影響的持續加大,我國工業機器人迎來了迅猛發展。自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6年居于全球工業機器市場榜首,國產銷量從3000多臺增長至超過4.3萬臺,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
而作為龐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組成之一,焊接機器人所占據的比重達到了40%以上,在眾多細分領域中,焊接機器人無疑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身為“工業裁縫”,目前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規模已將來到百億以上,未來市場潛力和空間無比巨大。
我國市場規模和需求不斷擴大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曾表示,當前世界上50%的機器人都是用于焊接。不管是汽車生產、電子制造還是工程機械、城市建設,都離不開焊接機器人的幫助。基于此,我國作為世界上重要的工業制造大國,對于焊接機器人的需求和依賴尤為強烈。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經達到98億元,同比增長15.3%。2018年,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規模突破百億,增速維持在兩位數左右。考慮到當前我國老齡化趨勢和人口紅利衰減影響,2020年規模預計將達到150億元。
也就是說,從市場發展來看,接下來我國焊接機器人的規模、增速和應用都將保持在一個平穩、積極的水平。而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在今年疫情期間,當國外機器人都出現明顯下滑之時,我國以焊接為代表的工業機器人依然保持著逆勢增長。
受益于我國在抗疫方面的良好表現,以及國家和企業為推動經濟、產業復蘇所給出的相關政策支持、紅利補助以及巨大生產投入,下半年我國焊接機器人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市場規模和增速也將繼續提升,發展態勢還將再度升級。
國內外企業發展差距兩極分化
但盡管如此,現階段我國國產焊接機器人發展卻不容樂觀。2018年9月以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國產占有率迎來五年首降,對國產焊接機器人發展帶來一定打擊。與此同時,我國企業長期集中于產業鏈下游,也給國產品牌的崛起帶來不小難度。
就算上述提到了疫情期間我國市場逆勢發展,大部分也是得益于國外企業的加碼推動,本土企業所展現出的價值相對有限。總的來說,現階段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占主導地位的依然是美、日、歐等國家企業,國產品牌的占有率和集中度不足40%。
而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則是我國企業起步晚、發展慢,在核心技術和產業規模上與國外企業差距明顯。基于此,我國企業只能大量集聚于產業鏈下游的中低端市場,成為國外企業的代工者或附庸,而利潤豐厚的高端市場則完全被國外企業所壟斷。
由此帶來的是進一步的兩極分化,我國企業競爭力與國外企業越拉越大。當然,雖然有些企業通過收購外國公司的方式切入國內市場競爭,比如美的收購庫卡,但顯然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在此基礎上,未來加速國產品牌崛起,縮短差距還需努力。
沖擊中高端市場人才至關重要
那么,我國焊接機器人企業該如何縮短與國外的差距呢?又該如何沖擊中高端市場,實現國產品牌和競爭力的崛起呢?其實,國內外差距的一切根源無外乎技術和價格,而造成我國技術低、價格高的原因則是人才短缺,因此補齊人才短板將是關鍵。
當前,在焊接機器人產業鏈上,行業所需人才主要分為三類。其一是本體制造商所需的機器人生產、制造、組裝、銷售和售后服務人才;其二是系統集成商所需的機器人開發、調試、安裝等專業人才;以及其三是應用企業所需的機器人維護、操作等人才。
而我國現有人才儲備,在這三類人才上都明顯不足。一方面是行業人才類型比較單一,另一方面是人才缺口比較大。基于此,后續我國需要強化政府、學校、企業的三方合作,加強人才培養與儲備,同時注重人才的偏移化問題,重點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
在此過程中,也同時需要企業自身不斷強大,行業發展變得更加成熟。去年以來,我國已經設立了許多機器人相關新職業,同時也有不少高校建立機器人專業和學院。接下來,相信只要企業、行業繼續保持創新與發展的動力,我國焊接機器人定能實現趕超。
眾為興微信公眾號
眾為興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