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憑借人才、資金、技術的支持,已經集聚了一批國際國內知名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和應用企業,區域機器人產能占全國50%以上。我國機器人產業聚集區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東北地區。其中,長三角地區在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基礎相對雄厚,眾多國際機器人巨頭設立總部或研發基地,以梳理出的40家機器人企業來看,有11家是服務、醫療機器人企業,29家是工業機器人企業,這些企業也正從傳統制造轉向人工智能和全自動生產。
▲眾為興松山湖產業園
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2月全國共有65個機器人產業園在建或已建成,各省份都有自己的機器人產業園落地,比如浙江有蕭山機器人小鎮、余姚智谷機器人小鎮,江蘇的昆山、南京、張家港等地都有機器人產業園。
為加快地區產業發展,國家劃分出了不同區域側重不同產業發展,長三角機器人產業憑借地區資金和制造業的積累開始飛速發展。從三省一市這160家機器人企業的成立時間來看,2015年后成立的企業有104家,占比65%,而其中在2018年和2019年兩年間出現的企業就有16家。這一數字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機器人企業集中爆發的態勢。
作為我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長三角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有豐富積累的制造業技術,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做好了準備。
▲我國機器人產業主要集聚區(資料來源:中國電子學會)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大行政區”到改革開放后到長三角城市群,這幾十年在制造業和經濟領域的探索,為長三角積累了資源、資金、人才各方面的基礎。電子信息、家電、交通運輸設備等都成了長三角的優勢產業。工程機械、汽車、飛機、輪船、電子制造等產業優勢和技術優勢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市場推動力。
長三角地區在這四大區域中城市群的規模最大,包含浙江、江蘇、安徽、上海這三省一市,涵蓋的企業規模、數量和工廠面積、人才儲備都領先一步。
2018年6月,長三角地區建立了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的系統優勢產業基金,這項基金將針對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智能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組成的硬科技項目和產業鏈完善、其他明星項目進行投資,整合產業鏈優勢從而形成地區產業優勢。
2018年,我國長三角地區機器人總銷售收入超過124億元,位于全國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域之首。截至目前,長三角地區分布有15座各類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園區,長三角正通過完善的產業園區配套設施,吸引更多機器人企業和投資商入駐機器人產業園。
近日,長三角還計劃在位于上海、杭州、寧波的核心地帶建立一個長三角機器人博覽城,成立全國首個高鐵站內智能創新示范基地。一個產業的崛起一定要有代表性區域,機器人產業在中國的崛起有四個代表區域,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和東北地區。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提出,為健全長三角跨地區省市合作機制,將設立長三角機器人產業基金,發展專業化眾創空間,建立機器人應用示范園區。全國的機器人企業已經開始從分散走向了區域集中,長三角就是典型的機器人產業集聚之地。